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梧州基层人大代表:从大湾区创业者到乡村振兴“耕耘者”

2025-11-26 14:46:17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龙华文是藤县铧隆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更是梧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从2008年在广东创业从事铝型材深加工,到2017年响应家乡召唤返乡创业,再到如今扎根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6日电 题:梧州基层人大代表:从大湾区创业者到乡村振兴“耕耘者”

  作者 林伟宁 陆晓晓

  当龙华文第三次带着色卡来到石秀平家时,石秀平终于选定了她最喜欢的颜色——向阳花般的明黄色。这个看似普通的房屋装修细节,却让龙华文前后奔波了大半个月。

  “石大姐为社会付出那么多,我希望她每天回到家,都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龙华文受访时说。石秀平是2013年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龙华文是藤县铧隆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更是梧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从2008年在广东创业从事铝型材深加工,到2017年响应家乡召唤返乡创业,再到如今扎根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2017年,已在广东铝型材行业取得可观收益的龙华文,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梧州市藤县创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看到家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觉得是时候为家乡做点事了。”作为年轻创业者,龙华文深知营商环境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

  回乡初期,他先后涉足工程类和农业类项目。然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扎根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是2022年1月开展的一次慰问走访活动。“上门慰问走访时发现,很多村子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连片土地撂荒,这让我深感痛心。”龙华文说。作为人大代表,他开始思考如何让荒地生金,让村民回乡。

  转型之路充满挑战。2022年以来,龙华文先后流转1100多亩山地种植六堡茶和油茶,又流转3000多亩山地种植红薯、木薯等旱地作物。然而,农业回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等问题接踵而至。

  “最困难的时候,茶园遭遇病虫害,资金链紧张,整夜睡不着。”龙华文回忆说。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组织员工参加六堡茶、油茶种植培训200多人次,投入培训资金20多万元。作为人大代表,他深知制度性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向金融机构提出关于创新提供符合农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建议。

  如今,他的农业基地长期吸纳150多名本地农户就业,山地租金每亩80元—120元,村民既能收租金,又能挣薪金。“以前守着荒山发愁,现在坐在家里收租,去茶园干活还能再拿一份工资。”天平镇新大村村民黄叔满意地说。

  多年来,龙华文加入藤县爱心助学协会及多个乡镇助学组织,累计捐赠30多万元;捐款修缮乡村道路10多万元;逢年过节慰问困难群体10多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开辟的六堡茶基地前,龙华文的规划清晰而坚定:“乡村振兴必须依靠特色产业。我们将重点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生态农业,推动茶产业与特色产品协同发展,打造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他正在积极探索“农业+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造福乡亲的金山银山。

  从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者到乡土“耕耘者”,龙华文用7年时间完成了身份转变,更用实干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我才写了开头。”龙华文说。(完)

【编辑:蒋雪林】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