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广西贺州瑶绣指尖技艺“绣”活振兴路

2025-10-23 16:26:42  来源:中新网广西
字号:

摘要提示:近日,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金竹村瑶绣工坊内,绣娘们指尖翻飞,以“打籽绣”勾勒“盘王印”、用“辫绣”织就杜鹃纹——这份非遗活力,源于传承人冯红芳的坚守。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3日电(甘勇)近日,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金竹村瑶绣工坊内,绣娘们指尖翻飞,以“打籽绣”勾勒“盘王印”、用“辫绣”织就杜鹃纹——这份非遗活力,源于传承人冯红芳的坚守。

图为冯红芳在指导年轻绣娘刺绣。甘勇 摄

  2006年,见瑶绣后继乏人,冯红芳将自家阁楼改成“工作室”,拆解旧绣品的传统纹样与针法,将这些元素“嫁接”到现代物品上,经数次调整,创新出绣纹帆布包、抱枕等20余款文创产品,市场反响热烈,老手艺成为市场“抢手货”。“看到年轻人背着我们的绣品,比赚钱还高兴。”冯红芳笑着说。

图为绣娘在精细刺绣。甘勇 摄

  手艺打开市场,她没有忘记村里的姐妹。2015年,在村党支部支持下,冯红芳办起“瑶绣传承班”。“从前只能带孩子、干农活,现在拿针线就能赚钱。”绣娘冯新妹说,自己首件绣品卖了380元,如今自己已是技术能手。

  随着订单增多,零散接单难以满足需求。2018年,在平桂区政府牵头下,金竹村与企业合作成立瑶绣扶贫车间,统一供料、接单,绣娘人均月入稳定在2000元以上,不少妇女返乡就业。

图为一老一少专注刺绣。甘勇 摄

  从“藏在深闺”的非遗,到“家门口就业”的产业,瑶绣在金竹村实现“重生”:不仅让传统纹样有了新载体,更让妇女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如今走进金竹村,瑶绣元素扮靓村道墙绘,民宿推出“瑶绣体验”项目——这根绣花针,正将文化传承、妇女增收与乡村旅游缝在一起,绣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完)

【编辑:蒋雪林】
最新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