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世界方块字文化展启幕 解码文明根脉
摘要提示:广西民族大学“世界方块字文化展”揭牌仪式暨首展参观活动近日在该校相思湖校区举行。本次展览以汉字为核心纽带,全面展示方块字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搭建起中华文明传承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桥梁。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6日电(黄艳梅 奠佳瑶)广西民族大学“世界方块字文化展”揭牌仪式暨首展参观活动近日在该校相思湖校区举行。本次展览以汉字为核心纽带,全面展示方块字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搭建起中华文明传承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桥梁。
启幕仪式上,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国彬、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党委书记八格、广西民族出版社副总编辑梁秋芬共同为文化展揭牌。
邓国彬在致辞中指出,汉字是多元文化载体,跨越地域与民族界限,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格局。“世界方块字文化展”的开展,是学校深化汉字研究、促进文明对话的一次生动实践。学校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深化文字研究、创新传播形式,打造优质文化传播与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文明多元发展贡献力量。
八格表示,本次展览双方共同梳理从汉字到契丹文的文字发展脉络,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期待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深化两校在文字研究、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字研究创新发展。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是镌刻在民族基因里的“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且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本次“世界方块字文化展”打造了四大核心篇章,包括“根脉·汉字”“共生·汉字式文字”“衍变·国外汉字式文字”“新生·数字时代的方块字”单元,构建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叙事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汉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揭牌仪式后,嘉宾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展厅,循着方块字的历史脉络与时代演变细细品鉴。大家不时驻足于传统书写实物与数字创新应用展品前交流探讨,直观感受方块字跨越地域与民族的文化张力,以及其在文明传承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